儀器儀表行業市場需求對象及覆蓋範圍
一、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市場需求對象及覆蓋範圍
儀(yi) 器儀(yi) 表應用領域廣泛,覆蓋了工業(ye) 、農(nong) 業(ye) 、交通、科技、環保、國防、文教衛生、人民生活等各方麵,在國民經濟建設各行各業(ye) 的運行過程中承擔著把關(guan) 者和指導者的任務。由於(yu) 其地位特殊、作用大,對國民經濟有巨大倍增和拉動作用,有著良好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發展潛力。具體(ti) 的需求對象可以從(cong) 以下幾個(ge) 方麵進行表述:
1、在人類社會(hui)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、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,儀(yi) 器儀(yi) 表及其測量控製技術得到日益廣泛應用,給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。儀(yi) 器儀(yi) 表是信息產(chan) 業(ye) 的源頭和組成部分,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。錢學森院士對新技術革命有如下論述:“新技術革命的關(guan) 鍵技術是信息技術,信息技術是測量技術、計算機技術、通訊技術三部分組成,測量技術則是關(guan) 鍵和基礎。”上也將信息技術生產(chan) 行業(ye) 定性為(wei) 計算機、通訊、儀(yi) 器儀(yi) 表三個(ge) 行業(ye) 。
2、儀(yi) 器儀(yi) 表廣泛應用於(yu) 裝備、改造傳(chuan) 統產(chan) 業(ye) 的工藝流程的測量和控製,是現代化大型重點成套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信息化帶動工業(ye) 化的重要紐帶。據有關(guan) 資料顯示,隨著裝備水平的提高,儀(yi) 器儀(yi) 表在工程設備總投資中的比重已達到18%左右;現代化的寶鋼技術裝備投資中,有1/3的經費用於(yu) 購置儀(yi) 器和自控係統。
3、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產(chan) 業(ye) 的發展迅速提高了對儀(yi) 器儀(yi) 表的需求,儀(yi) 器儀(yi) 表在實施科教興(xing) 國、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過程中,正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各項高水平的科學實驗是不能離開科學儀(yi) 器的,現代科學的進步也越來越依靠儀(yi) 器的發展。現代生物、醫學、生態環境保護、新材料(納米材料等)、現代農(nong) 業(ye) 的發展等,同樣是建立在精密儀(yi) 器科技的發展基礎上。
4、儀(yi) 器儀(yi) 表已成為(wei) 現代國防建設技術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,我國航天工業(ye) 的固定資產(chan) 1/3是儀(yi) 器儀(yi) 表和計算機;運載火箭的儀(yi) 器開支占全部研製經費的1/2左右;高精度製導、控製,航天精緯測量和紅外成像、高溫實驗設備等都是國防裝備中的重點產(chan) 品。
5、儀(yi) 器儀(yi) 表在探索人類社會(hui) 可持續發展、抵禦自然災害、依法治國並實施有關(guan) 法律(質量、商檢、計量、環保等)的過程中作為(wei) 重要實施手段和保障工業(ye) 被普遍采用。
二、行業(ye) 狀況
“十二五”期間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繼續得到高速發展。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(ye) 4321個(ge) ,完成工業(ye) 總產(chan) 值為(wei) 9500億(yi) 元,與(yu) 2010年相比增長80.85%;主營業(ye) 務收入9378億(yi) 元,與(yu) 2010年相比增長83.86%;利潤824億(yi) 元,與(yu) 2010年相比增長71.36%;進出口總額676億(yi) 美元,其中進口414億(yi) 美元,與(yu) 2010年相比增長43.08%,出口262億(yi) 美元,與(yu) 2010年相比增長83.26%。按經濟結構類型統計,行業(ye) 主營業(ye) 務收入中國有、國有控股和民營企業(ye) 占73.41%,利潤占73.44%,三資企業(ye) 主營業(ye) 務收入、利潤占比分別為(wei) 23.35%、22.79%。
對行業(ye) 狀況總的描述可以歸納為(wei) 以下幾點:
1.具備一定的行業(ye) 規模,“十二五”行業(ye) 產(chan) 值規模接近一萬(wan) 億(yi) 元。本國企業(ye) *持續上升,出現了收入超百億(yi) 的大型企業(ye) 和一批成規摸的企業(ye) 集團。三資企業(ye) 雖然收入和利潤規模在行業(ye) 中占比不高,但單個(ge) 企業(ye) 營業(ye) 規模、贏利能力、品牌影響力和依托母公司形成的良好的後續技術儲(chu) 備都較國有、國有控股和民營企業(ye) 有明顯優(you) 勢,尤其在出口交貨、新興(xing) 領域及大型工程應用業(ye) 績、穩定的中客戶資源方麵表現突出,依然是行業(ye) 發展中的重要力量。
2.行業(ye) 整體(ti) 實力顯著提升,為(wei) “十三五”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行業(ye) 新增12個(ge) 國家認定企業(ye) 技術中心,承擔了大批重大科學儀(yi) 器設備開發專(zhuan) 項、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專(zhuan) 項項目,新增上市企業(ye) (含新三板)超過80家(其中主板35家),行業(ye) 上市企業(ye) 超過160家,培育了20多個(ge) 重點企業(ye) 開展生產(chan) 過程信息化試點;骨幹企業(ye) 成功實施境外並購,邁出化步伐;以提供第三方檢測、係統集成解決(jue) 方案、檢維修服務等為(wei) 代表的現代製造服務業(ye) 取得明顯進展,有力拓展了行業(ye) 的服務空間和贏利模式。
3.產(chan) 品技術顯著提升,工程應用取得重大進展。流程工業(ye) 用以控製係統DCS為(wei) 代表的主控產(chan) 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,其技術指標、產(chan) 品質量已可與(yu) 跨國公司同台競爭(zheng) 並經常勝出;國產(chan) 信號係統、監控係統也已經大量在高鐵、地鐵等裝備上應用;具有自主知識產(chan) 權的安全係統(SIS)的誕生打破了跨國企業(ye) 對我流程工業(ye) 的長期壟斷。
4.科學儀(yi) 器和流程工業(ye) 用主幹現場儀(yi) 表進步明顯;中實驗分析儀(yi) 器通過用戶的實踐驗證,逐步得到認可;傳(chuan) 統優(you) 勢產(chan) 品發展平穩,結構調整、轉型升級取得較大進展。